凤凰新闻网3月18日讯(通讯员吴一超)为打好禁毒这一场“战争”,切实将禁毒宣传教育深入群众百姓生活中,提高人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能力。3月17日上午,凤凰县吉信镇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主题,以“无毒吉信”为目标,组织镇禁毒办、团委、妇联、派出所民警、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相关人员,利用赶集天人多的有利优势,联合开展禁毒知识宣传活动。
给过往群众介绍“罂粟”的特征。
“识毒”是前提
“老奶奶您看看认识这是什么花吗?”
“可以拿回去给家里年轻人看一下......”
“您知道毒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别名’叫什么吗?”
“您在村子里有见过这种花吗?”
赶集场上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红马甲”禁毒宣传分队忙碌着给前来赶集的过往群众村民发放罂粟花图片,用“唠家常”的方式,宣传禁毒常识,达到让群众知道“原来这就是毒”的效果。今年春节过后,吉信镇已开展禁毒工作相关会议5次,利用春节、赶集日人多车多有利条件开展禁毒知识宣传4次,深入镇区中小学校园开展禁毒知识讲座2次,从源头上进一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吸毒案件的发生,通过此类宣传教育活动共发放宣传单1000,向近万人开展禁毒知识宣传。
罂粟,别名“鸦片”“大烟”,茎高30-80厘米,叶互生,羽状深裂,两面有糙毛,花蕾卵球形,有长梗,花瓣4,紫红色,模样十分娇艳漂亮,却是大部分毒品的来源,是制作毒品的原材料。
给老奶奶介绍毒品危害。
“防毒”是重点
“要告诉家里的青少年,不要到酒吧、KTV等娱乐场所,更不要接受不认识的人所给的饮料等食物... ...”禁毒宣传工作人员从“把握毒因,认清陷阱”这个关键点上给群众传导“防毒”常识。
在此之前,该镇禁毒办已多次深入校园开展“健康人生·青春无毒”为主题的禁毒知识宣传讲座,用生活中现实案例向学校师生普及毒品防范知识,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禁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仍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特别是青少年的好奇心重、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受一些人的影响从而“被吸毒”,导致肉体和灵魂被吞噬,直接毁灭我们原本的幸福美好生活。
给过往群众发放禁毒常识小手册。
“拒毒”是关键
近年来,该镇利用宣传车走村入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拒毒意识。还通过将公园、广场、村民休闲活动场地等公共场所打造成为禁毒宣传示范点,悬挂横幅标语、循环播放广播等方式,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宣传,实现禁毒宣传全覆盖。
耐心向群众介绍毒品种类。
据该镇负责人表示,下步计划由镇平安办牵头,从各村社区筛选工作责任心强、形象佳、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同志,联合派出所民警,法庭工作人员、卫生院医务人员、学校教师等人员共同组成一支能言善讲的禁毒宣讲团队,制定一套精准对口的宣讲教案,用心组织,筹备一场有声有色的宣讲活动,耐心说教,到辖区14个村社区、学校等巡回宣传,上好一堂通俗易懂的宣讲课程,旨在让群众百姓“种毒违法、种毒必铲、种毒必究”的观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且深入人心。
来源:吉信镇
作者:吴一超
编辑:黄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