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之路 ——竹山村民族团结进步亮点事迹
2022-07-28 18:02:19 字号:

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之路  ——竹山村民族团结进步亮点事迹

1.jpg

竹山村将民族团结写进村规民约。

2.jpg

村民将民族团结标语钉在墙上。

凤凰新闻网7月28日讯(通讯员 赵璐瑶)“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更是共同发展的稳定墙。近年来,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贯彻落实乡党委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为主线、发展产业为动力、组织建设为保障、传承文化为推手,大力推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凝聚共识立新规。麻冲乡竹山村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对民族团结活动的全面领导,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村支“两委”定时定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相关论述,带领全村20余名党员利用党小组会议、党员大会、书记讲党课等机会,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精神,凝聚民族团结共识,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写进村规民约。

产业增收聚人心。近年来,竹山村依托余生态资源优势,在各级党委的关心帮助下,形成了激发各族人民的内生力量,汇聚各方合力,有效利用资源,探索出的文旅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扶贫模式——竹山模式,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在“竹山模式”下,鼓励扶持现有产业、全力培育支柱产业、突出发展旅游产业。截至2022年,竹山模式共提供岗位182个,雇佣村民平均年龄62岁,人均工资达2400元。不仅促进农民增收,也促进农民收入结构多元化,促进农民生活富裕。

组织建设强保障。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竹山村通过“党建+民族团结”的形式激发民族团结内生动力,有效促进乡村振兴。自换届以来,竹山村选优配强村支“两委”成员,坚持党的领导,培养后备干部,抓好党员作为民族团结先锋,筑牢基层战斗堡垒。竹山村通过“党建引领 互助五兴”、“五个到户”等基层治理模式,实现思想、产业、文明、和谐、绿色的竹山新风。

文化传承搭桥梁。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进步之基石。近年来,竹山村通过挖掘整理本土优秀民族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保护文化传承,加强文化认同,推进产业发展。竹山村将民族建筑、苗鼓、拦门酒、苗族银饰、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搬到竹山景区——“半山部落”,将苗族嫁娶习俗编制成“竹山有喜”系列剧场进入景区出演,既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搭建民族沟通同心桥,促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未来,竹山村将继续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重点工作项目,促进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的凝心聚力,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麻冲乡竹山村

作者:赵璐瑶

编辑:黄玉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