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11月16日讯(通讯员 杨云钊)村史馆不仅是存放村子里家乡的气息和游子们心中“乡愁”的味道,更是承载着一个村的历史与文化。
都罗村全貌:图中图片拍摄于2002年秋天(最忆是乡愁:韩宗树题于庚子年十月)
今年以来,凤凰县林峰乡都罗村通过修建村史馆,记录着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成为了村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留住乡愁、传承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都罗村地处湖南省凤凰县西南部,隶属于沈从文祖居地--林峰乡,距凤凰古城15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29户,832人,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汉族集聚寨落。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民风淳朴,人文荟萃,是个了解风凰乡村自然风光、乡土风情、土家民俗文化的最佳目的地。
史馆内一侧。
走进都罗村史馆,陈旧的竹簸箕、古老的织布机、锈迹斑斑的犁耙……一件件老物件儿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自己的故事。史馆内,一幅幅介绍都罗村概况、历史渊源、古寨遗韵、都罗记忆、都罗教育、民俗文化、名胜典故、自然风光等资料照悬挂在墙壁上,无一不向大家展示着该村的历史沿革和村容巨变。
史馆内一侧。
该村村干部兼史馆解说员杨通献介绍道:“村史馆摆放的几十多件老物品都是村民自愿捐赠的,馆内共收集的物品分为生产生活、手工艺品、书籍、各类证件、功勋章等五大类”。“从小到大总能听着大人们碎碎念念的在耳边说起村里的变化,这一次以这种方式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不仅仅是感到震撼,更是打心底的感到自豪”该村年轻的女大学生村主干不由得说。
史馆内部分老物件。
据了解,自乡村振兴战打响以来,林峰乡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建立村史馆目的就是“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就是要村民亲自参与村级管理自治,有效传承和保护优秀历史文化,让村史馆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成为村文明的新高地”。
林峰乡相关责任人说:“村史馆建成以后,我们都罗村的村民内生动力得到激发,在乡村振兴、美丽湘西建设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形成了村民的自觉,自愿的参与到乡村振兴、美丽湘西建设当中来。下一步,我们要将村史馆作为教育党员群众的重要载体,来增强村民集体荣誉感,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林峰乡村史馆
作者:杨云钊
编辑:黄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