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融媒4月29日讯(记者 龙旭 杨晓华)苗族银饰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在苗家,有着很高的文化地位。凤凰县禾库镇德榜村是一座传统的苗族聚居村寨,也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2011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7年被湖南省文化厅审批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村里的祖祖辈辈心灵手巧地传承着古老的手工银饰锻制技艺,让灿烂的苗族银饰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麻利明便是这众多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中的一员。
在麻利明的记忆中,小时候被祖先留下的一套精美苗族银饰嫁妆所吸引,从此对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下定决心要学习这门手艺。2007年,麻利明拜师学艺,通过师傅的精心教导和自身的勤奋努力,很快便掌握了银饰锻制的各个流程。
他主攻平雕、浮雕、编丝和篆刻,同时大胆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经他独立设计制作完成的各种银饰作品,如头饰、锦饰、戒指、各种吊坠等,集平雕浮雕篆刻于一体,成为手工银饰制品收藏者的最爱。
如今,麻利明在凤凰古城内开设了一家银饰制作公司,经过几年发展,该公司被重庆市教育协会聘为非遗产教联盟理事单位,被西南民族大学聘为民族传承共建项目苗族银饰传习基地。麻利明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宣传和发展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先后到过重庆、山东、福建、四川和贵州等地参加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其银饰作品被多家单位和爱好者收藏在银饰技艺保护与传承项目中。同时,他还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积极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保护和传承建言献策。
现在的麻利明已成长为众多弟子的师傅,2019年,在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授徒40多人,长期待在身边的学徒便有3人。陕西汉子刘沛栋2022年初来凤凰旅游,一到古城就被苗族银饰所吸引,决定要学习这门手艺,在多方打听后,拜了麻利明为师。麻利明也格外细心教导,在不遗余力地传授银饰锻制技艺以外,还详细讲授了苗族的银饰文化。麻利明介绍说,在苗族的银饰里面,每个图案都代表一个独立的意义,比如手镯上刻的牡丹花,就代表苗族,是从牡丹花开的地方迁徙过来,牡丹花代表苗族同胞最初栖息地的所在。
熔炼锻制錾白银,精雕细刻显匠心。麻利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将苗族银饰文化带出了大山,他用叮叮当当的银锤声敲出了民族密码与文化符号,在苗族银饰锻制的艺术长河中掀起了一朵朵艺术的浪花。
麻利明表示,自己的家乡德榜村,银饰锻造闻名遐迩。现在自己作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也愿为苗族银饰的传承与发展,继续努力,共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凤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龙旭 杨晓华
编辑:周奕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凤凰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