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腊尔山台地文化之窗》第四期:苗家篝火晚会
2023-10-17 08:39:08 字号:

《腊尔山台地文化之窗》第四期:苗家篝火晚会

凤凰新闻网10月17日讯(通讯员  严慧芳  李昊)篝火晚会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民间文化活动,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人类才学会钻木取火,发现火不仅能够烹烤食物以适合自身消化,还可以驱吓野兽来保护自己。于是,包含苗族在内的先人对火产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据传在远古时期苗族先人外出狩猎、采集,若是满载而归,就会庆祝丰收,傍晚用火烤熟食物大家分享,饭饱便会三五成群手拉手围着火堆跳舞,以感恩火带来的好处,表达喜悦愉快的心情,慢慢的这种围绕篝火跳舞的行为就变成了习惯,演变成庆祝习俗。

图片1.jpg

熊熊燃烧的篝火。

篝火晚会是腊尔山台地苗族群众婚丧嫁娶、重大节日的常见活动,尤其在冬天必不可少。在不同的场合篝火晚会的内容不一样,丧事氛围一般比较冷清,主要以烤火取暖为主,无表演类节目;遇喜事则非常热闹,苗家男女围绕篝火载歌载舞,饮酒助兴,展示才艺,特别是苗歌对唱、赞美祝福等是苗族喜庆类篝火晚会的必备项目,苗家主人会花重金聘请苗歌师傅、民间诗人指导新人唱苗歌、作诗以活跃气氛,凝聚宾客。重大节日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春节等,篝火晚会也是一项重要的欢庆仪式,苗族群众习惯以神秘的仪式、欢腾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拜,因此篝火晚会在腊尔山台地具备了祭祀、庆祝、社交等多重功能。

图片2.jpg

围火谈心。

苗家篝火晚会通常在吃完长桌宴后开始,地点多选择在空旷的平地,用木杆搭成支架,依次堆垒成垛,先请尊贵的客人用火把点燃篝火,然后开始热闹的晚会,能歌善舞的苗家阿哥阿妹穿戴着自己的精心准备的盛装服饰,轮番上演精彩的节目,邀请客人们一起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手挽手、肩挨肩跳起欢快的篝火舞,篝火舞又称圈舞,舞步丰富,有走步、跳行步、快跳步等,每种步伐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欢快享受。

图片3.jpg

苗族群众和游客手拉手跳篝火舞。

腊尔山台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凤凰发展全域旅游决策部署的大力推进,为腊尔山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即以苗家篝火晚会为载体,不断发掘苗族传统文化潜力,做大做强“神秘苗乡”文化品牌,推进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乡村农文旅融合的“双赢”发展,实现以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助力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腊尔山镇

作者: 严慧芳 李昊

编辑:黄玉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