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12月19日讯(通讯员 黄语晴)解决好停车系列难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答好一道综合性“考题”,将共识力转化为行动力,提升宜居程度和发展后劲。今年来,凤凰县走“心”走“实”为民办实事,积极探索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互适应的智慧治理架构,通过新建停车场、降低停车成本、多部门管理共治、开放机关单位停车场等方式,不仅改变了城市“面子”,也优善了惠民便民的“里子”。
优化制度,提振发展信心
城区发展空间有限、既要保护古城建筑又要维护生态平衡、在节假期间大部分游客因找不到泊位而造成的交通拥堵与混乱……“停车难”如何破题?
今年来,凤凰县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力量,着力疏通停车堵点、淤点,破解停车难点、痛点,开展“五个一批”推动城区停车场建设、划定机动车停车位等,解决停车难题取得显著成效。
成立全县专项行动整治小组,精心制定总体规划和工作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有序推进。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今年来,先后召开工作会、推进会、工作调度会4余次,督查3次,形成有效统筹,精准对接、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大力先行“三个一批”,让车位破土而出。激活“边角料”,“配套建设一批”。按标准推进城区建筑物配套建设,合理推进区域公共停车场建设。根据城市规划、群众停车需求,综合利用公共场馆搬迁腾退地块、城区闲置地块和现有公共停车场地块,通过改扩新建等方式加强区域公共停车场建设。鼓励私有公用停车场建设。相关部门分别在私有公共停车场办理用地、报建、报备手续上给予政策便利。错峰停车,“道路施划一批”。组织在道路、人行道和广场周边新增施划一批不同类型停车泊位。统筹考虑居民出行、交通运输、土地空间等因素,依照道路停车泊位规划布局、施划标准,综合布局规划新增一批全天候停车泊位、夜间停车泊位、白天停车泊位、潮汐停车泊位。尽力量力“依规恢复一批”。积极清理违规审批占用停车场问题和规范国有停车资源出让及收入管理。实现新增全县配套建设停车泊位500个以上,城区道路和人行道上全年新增施划临时泊位130个以上。
互惠共建,合力促停车善治
据了解,目前凤凰县城区共有各类停车场114个,车位数27047个。停车系难题集中于古城景区周边,停车又涉及多方利益,需要整合社会停车资源,最大化优化配置。
今年来,凤凰县紧扣优化旅游链、建强保障链、提升服务链,在解决“停车难停车贵”这个问题上推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举措:有逐步增加泊位供给的“加法”,有减低停车成本的“减法”,有盘活资源提升泊位利用率的“乘法”等。因地制宜设置停车泊位,重点商议机动动车和非机动车泊位新增和降费问题,达到机动车泊位与非机动车泊位设置的有序统一,便利多方出行。
实施停车场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完善停车场“一户一档”相关资料,通过管理使停车收费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和公众利益,提升服务质量。在交通执法、城管执法中实行“首违不罚”,多方合力让县城停车实现使多方共赢的局面。
实施城区功能规划有效整合。增加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鼓励小区在满足住户停车情况下,有空余车位的对外开放停车,满足游客需求。城区新建商圈、小区,在建设规划时,均需将地下停车场纳入建设规划,同时政府部门加大对城区停车位规划建设。截至目前,国际风情园规划1200个停车位,凤凰门商业区规划496个停车位,财富中心广场规划428个停车位,星天地商业广场规划了120个地下停车位,国有公司在建民俗园地下停车场项目可以新增120个车位,长期规划将堤溪路二桥下地块建设成为多层停车场,古城核心区老县委地块按照规划设置地下停车场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排忧解难,为民生幸福加码
破除停车难存在的隐形阻碍,充分利用停车资源,实现全县公有专用停车场除特殊要求外免费开放全覆盖。为把免费停车落到实处,县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县政府督查室、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组织人员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相关机关院落等解决“停车难、停车贵”问题开展不定期督查。
破除停车贵存在的突出问题,合理调控道路交通需求,实现“合理降价,服务不减”。坚持停车合理改革方向,在考虑经济效益同时突出社会效益,进一步修订辖区停车收费制度文件。其中,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必须按照“分时收费、分区收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做到首停免费时长为1小时,每辆每车位当天收费封顶20元。最大程度提升停车效率与空间利用率,同时方便城区有车一族轻松停车,“减负”停车。
探索停车系列难题“惠治”新思路,凤凰县率先破题缓解“停车难、停车贵”问题让停更方便,推动城区停车治理效果,为群众生活、旅游发展、环境优化添光增色。
来源:县优化办
作者:黄语晴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