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芬芳九月 教师礼赞丨龙志钢:痴心一片终不悔 只为桃李竞相开
2024-09-10 11:21:27 字号:

芬芳九月 教师礼赞丨龙志钢:痴心一片终不悔 只为桃李竞相开

图片9.png

凤凰新闻网9月10日讯(通讯员 龙永谢)龙志钢,凤凰县三拱桥中学教师,1966年生,1985年加入教师队伍,参加了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典礼,见证了四十载的教育变迁,始终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

在4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龙志钢时时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关爱学生、团结同事,服从安排,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领导与同事的认可,因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

踏实工作,认真执教,立足本职工作

40年来,龙志钢始终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专业文化水平,自学了学生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自修专业课程。他认为教师自身形象对学生的教育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师的文化素养也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教”,身教重于言传,“要让学生得到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在工作中,龙志钢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孔子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为此,龙志钢平时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重点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侧重学生的心理行为习惯教育;利用网络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坚持做读书笔记,并且学以致用;信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行为准则,追求“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的教学目标;牢记“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静待花开”的教育使命。

爱岗敬业、勇挑重担

图片10.png

工作中,龙志钢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每天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的人。给学困生辅导、与学生谈心,给学生及时的帮助,坚持询问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在课间和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打篮球。

龙志钢花大量时间去学习教材,钻透教科书,吃透书本知识,认真地备教材、备学生,课后又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探讨,尽量让学生在愉快中掌握知识。

“教师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良心活”,正是带着这一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40年来,龙志钢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工作中。课堂上他是学生的良师,课堂下他是学生的益友。他不光担任文化课的教学工作,还担任少年宫的篮球教练、花鼓队的教练,带领篮球训练队多次获得县运动会三甲。

在学校,课桌椅坏了找龙老师,门窗坏了找龙老师,水电坏了还是找龙老师……好像龙志钢无所不能,不管做啥,他都热心去做,全身心去做,而且做好。

曾有一名学生都毕业一年了,有一天,龙志钢接到家长的求救电话,说某某要跳桥自杀。他听到这个消息,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活,就驱车赶去事发地,去做那名学生的劝导工作。最后,在龙志钢耐心劝解下,学生放弃了自杀行为,他将其安全送回家交给父母。学生家长对龙志钢感激不尽。

生活乐观、润物无声

生活中的龙志钢乐观向上,常常以豁达的胸怀迎接每一天,在学生的心中,他是一个和善可亲的慈父,他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感化学生,真心实意地爱护每一个学生。

天气冷了,龙志钢拿自己的衣物送给学生;饿了,他给学生下面条;病了,他背着学生去就医。对学生他是进行情感教育,他知道,爱似春风,能驱散孩子心头的阴影;爱似良药,能医治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爱似火种,能点燃失望者对人生的光芒;爱似甘露,能轻洒学生那嫩嫩的心田。

龙志钢深知,只有用心去教,真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他们,才能让每个学生的内心真正地和谐,社会才能真正的和谐。对学生的教育需要耐心细致,用真心换童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有成效。他科学地实施教育步骤,耐心走进学生的心田,使许多学生得以进步,到社会上能有作为。在学生心中,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既爱又怕的严师良友。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龙志钢的教坛生涯今年已刻上了四十个春秋的印记,他也从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者。他付出了许多,甚至是健康,同时也真正体会到勤劳者的艰辛与快乐。他热爱乡村的教育事业,热爱大山深处的可爱的山乡,更爱他的学生。他常说:“我选择了教师,一生无悔”。

图片12.png

面对新形势,龙志钢一如既往,立足山乡,献身教育,甘为人梯,以自己涓涓的爱心之水,浇灌着生命的五色土,让苗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龙志钢常年的坚持不懈和付出,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依赖,也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更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多年来,他被各级教育部门授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品德高尚的好老师、学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来源:三拱桥中学

作者:龙永谢

编辑:龙珍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