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9月27日讯(通讯员 吴刚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改革的核心是解放思维,敢于打破思想桎梏,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才能在实事求是中引领行动突围、实现发展突破。
然而,有的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和工作主动性,言必寻据、行必问法,没有政策等政策、政策来了等意见,意见来了等经验,一切唯指示、唯领导、唯文件行事,干工作没想法无见解少方法,遇到复杂问题、困难矛盾经常无策以对,导致错失发展良机,最终落后于人。这种看似讲规矩、重平稳的发展思路,实则是错误政绩观影响所致,是个人利益、本位主义在作祟。这些干部,拿着依据当成不愿干、不作为的借口,热衷于明哲保身,而不愿意为改革发展涉险滩、趟深水、啃硬骨。没有等出的精彩,只有拼出的辉煌。一味拿“依据”当成“护身符”,只会滋生躺平干部,严重损害党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破除依据“枷锁”,重在摒弃私心杂念。一些干部找依据,无非是想寻逃避追责问责的依据,干事创业中,以保护自身利益、爱惜自身“羽毛”为第一原则。破疴除疾,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通过培训学习、谈心谈话等方式,帮助领导干部坚定树立公心为民的思想认同,摒弃不再为个人升迁而唯领导是从、不再为了短期安稳而拒绝创新的错误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引导领导干部以公心为民为出发点,敢于在没有现成依据的情况下,凭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腔热情,去探索、去尝试新的发展路径。要引导领导干部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真正符合人民的需求,是否是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只要心中装着人民,保持一颗公心,领导干部就能保持清醒头脑,放下顾虑、卸下负担,去突破依据“枷锁”,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主动作为。
破除依据“陷阱”,重在激发创新活力。干部找依据就是找按部就班的根据,不研究政策、不结合实情,想当然地用老套路、老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导致老办法行不通、新办法不会用。靶向诊治,要大力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领导干部走出舒适区,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提出独特见解和解决方案。要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有创新成果的干部,要及时给予实质性奖励,对敢于尝试的干部要大张旗鼓地给予充分支持和鼓励,对创新过程中失败的干部,要给予最大的宽容和理解,以激发干部创新的热情。要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及积极与其它地区和部门进行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让领导干部能及时接触不同的新理念、新方法,帮助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不断增强自身本领,为解决问题寻找新思路、新方法。
破除依据“束缚”,重在强化担当精神。担当是谋事之基、成事之本。领导干部有了担当精神就必然会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想方设法地为发展、为工作找新路子、新对策、新举措。对症下药,强化担当精神,要引导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领导干部勇于挑起发展重担,积极主动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用好用活“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撑腰鼓劲,让其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大胆创新。要加强监督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干部工作成绩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对不作为、乱作为者进行严肃问责。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任用敢于担当、善于创新、有作为的干部,以用人“风向标”激发干部队伍创新活力和创造动力。
来源:凤凰县委组织部
作者:吴刚华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