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凤凰:做好农旅融合文章,满家村幸福满万家
2024-03-07 18:34:01 字号:

凤凰:做好农旅融合文章,满家村幸福满万家

2718fc75ca8be86457e23d374363d6a.jpg

d584e1bb-fc09-4875-a046-3f23c1bf9fb8.jpg

凤凰新闻网3月7日讯(特约全媒体记者吴东林 通讯员 龙罗进)三月时节,春回大地,生机盎然。在凤凰县吉信镇满家村,村庄环境面貌干净整洁,村民在田间开展春耕劳作,游客漫步于景观小道,采摘新鲜草莓,体验磨豆浆、编草鞋,乐享田园农耕生活……近年来,满家村通过做好农旅融合文章,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旅游火、村民富的美丽和谐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d0402939da284f2f9e43ca33cb715844.jpg

乡村游红火,沉浸式感受农耕文化

春回大地,万物吐新,古朴秀丽的满家村掩映在青翠重山之间,沿着石板路,众多游客走进满家村农耕文化园的编织坊里,10多个编织体验台整齐排开,在当地手艺人的教学下,不少游客正认真学习蒲扇和草鞋编织工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石磨坊里,醇厚的豆香飘满房屋,游客体验磨豆子、煮豆浆等工序,全程参与农产品制作流程,感受苗族农家传统习俗。在木工坊里,通过制作木凳等手工艺品,学习传统木工制作工艺。在彩砂画坊里,游客用彩砂现场进行美术创作,感受文化艺术的多彩魅力。在草莓园里,游客们手提果篮,采摘新鲜草莓,体验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乐趣。

baac324f7de6400d9fde0eb6c8345d0d.jpg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州县很多单位企业都前来咨询预订,团建活动这几天都排得满当,相当火爆。”县委组织部驻满家村第一支书陈仕惠表示近日来预约电话不断,前来开展团建活动的团队一波接着一波,一天不停连轴转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8dbc51ceba16cb405afd025e7e763f7.jpg

满家村自然风光秀丽,农耕内容形式丰富,近年来,成为了周边众多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地标。去年3月,团结报校园小记者中心组织200多名小记者来到满家村开展植树节公益活动。栽种树苗、体验踩高跷、观看黄牛犁地,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农耕体验让广大学生大开眼界,收获颇满。同年11月,湘西州“民族团结垂钓邀请赛”在满家村举行,来自全州各地的近百名垂钓爱好者参与比赛,同时观赏景色、体验农耕、领略民俗、享受美食。今年1月,在满家村举行《团结报》校园记者站成活展示交流活动,并被授牌“湘西州团结报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基地”。

eced00686245aa765ddb21775b146ad.jpg

“去年以来,满家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联动模式,着力打造农耕文化园,建立农耕文化研学基地,让广大游客在形式多样的农耕体验中,感受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陈仕惠表示,该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交通便利,风光迤逦,民俗文化保存良好,成为了发展乡村游的先天优势。

2022年,凤凰县委组织部进驻满家村后,结合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充分挖当地农耕文化,秉承"种、养、产、学、研、游"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理念,围绕"二十四节气、期期有收获、天天有新意"的四季特色主题,目前基地已开展农耕教学、水稻收获、义务植树、抓稻花鱼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全力打造“农耕研学+临境体验乡村游”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全面做好农文旅结合文章,让广大游客师生在乡村苗寨间感受农家传统生活习俗。

“目前已建成采砂画坊、编织坊、石磨坊、木工坊、织布坊等7个手工体验坊,游客制作的工艺品均可带回留念,让广大游客学生了解一项知识,参加一项体验,收获一项成果。”该村农耕文化园负责人吴立安表示,旨在把满家村打造成集“会议、团建、拓展、餐饮、烧烤、露营、游学”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游全新地标,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宜居乡村。

b033f1f58c944b97ab43ce8af3feed43.jpg

_MG_7033.jpg

寓教于乐,探索“普法+研学”新模式

走进满家村法治文化广场,各种普法宣传海报、宣传栏映入眼帘,醒目十分。在该村法治文化长廊里,宪法、民法典、禁毒、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等精心制作的法制宣传海报,让前来游玩的游客市民在体验农耕文化园的同时,学习了解普法知识,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传播氛围。

“我们以满家村农耕文化园为核心,着力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让广大青少年在寓教于乐的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陈仕惠表示,该村打造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基地设有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亭、民法典之家等法治宣传场所,配备较为完善的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创新打造“普法+研学”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让法治护航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汝瓜嘞’(苗语:很好)这个法治长廊好得很,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我每次吃完饭出来散步,都要停下来看一看、学一学,白天很多村民都到长廊里面乘凉,都在学习、讨论法律。"满家村六组村民龙大伯说道。

吉信司法所负责人吴树华表示,法治长廊让广大群众游客休闲时能后学习法律文化知识,近距离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让群众能够出门见法、抬头看法、休闲学法,促进群众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氛围,教育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实施乡村振兴铺就靓丽的法治底色。

此外,该村还通过图片展、多媒体教学、法治讲座等方式,用适合青少年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多媒体教学、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劳动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全面增强了青少年学法、用法、尊法、守法意识。2023年,满家村获湘西州司法局、州民政局授予“湘西州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71342caf942b78472e39a8ff472ea4a.jpg

f115ed07672146dab9d190aa86d070dc.jpg

家门口实现就业,村民幸福感加码

今年45岁的农户欧加敬从没想到,自己也能吃上“旅游饭”,自家屯着的1000多斤的柴火,成了众多游客眼中的“香饽饽”,满家村新建的露营基地里游客如织,组团前来的“驴友”们白天在基地里烧火做饭,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欢乐打糍粑、吃农家餐,品味着苗家农耕文化,追忆难忘乡愁。

“光是柴火和大米就卖了2000多元哩!”正在满家村农耕文化园务工的村民欧加敬脸上掩不住的笑意,自去年10月基地建设以来,欧加敬就被村里聘请务工,不仅能在家里照顾孩子,收入更是可观,自家的种的产业还能“变现”,欧加敬掰着手指算道,“目前务工收入达3万余元,现在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哩!”

“现在村里发展起来了,鸡鸭都不用去集市卖,在家门口就买了4000多元。”满家村60岁的农户龙跃中满脸笑意。去年年底,某协会200多名会员在该村开展三天两夜的露营年会活动,龙跃中自家的土鸡土鸭和蔬菜等全部销售一空,“土味”产品因绿色无公害,口味佳,深受游客喜爱,不少新鲜食蔬还被游客“打包”购买。

同样因旅游收益的村民韩凤秀开心地表示,村里有大型的团队接待时,自己就帮忙洗菜、上菜、打扫卫生等,不仅工作轻松,一天还有80元的收入。随着前来村里的旅游团队越来越多,村里聘请了一批像韩凤秀一样的留守妇女,全力做好旅游接待服务,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满家村通过发展乡村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里还建了四个停车场,道路宽阔平坦了、村民的生活也更好了,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满家村党支部书记龙军细数着村里的变化,满脸笑容地说道。

去年10月份以来,满家村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成功举办湘西州人居环境现场会、州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专题重点班、凤凰县乡村振兴现场会、凤凰县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重大活动,承接了州县各单位企业及协会团建、年会等系列活动,吸引城乡居民、广大游客纷纷前来观光旅游,带动老百姓销售鸡鸭800余斤,土猪15头,大米蔬菜共2300余斤,基地基础建设解决务工就业6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100万元,实现营业额收入近10万元,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正全面展开。

“满家村将继续以打造农耕文化研学基地为引领,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不断做好农旅结合文章,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满家村未来发展,陈仕惠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来源:凤凰新闻网

编辑:龙珍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