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凤凰县:名师网络工作室引领教育新风尚
2024-12-26 09:50:14 字号:

凤凰县:名师网络工作室引领教育新风尚

凤凰新闻网12月26日讯(通讯员  陈春花  杨宇  吴岸江)在凤凰县,一批由优秀教师领衔的名师网络工作室正如火如荼地运作着,它们不仅为教师的个人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更为推进教育均衡和创新教育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工作室汇聚了来自城乡不同学校的教师精英,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网络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境界。

凝练团队,鼓励群英奋进。为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以及省、州相关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新要求,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教育教学及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线上线下整合、课内课外融通”的教育新生态,建立优秀人才成长培养机制,凤凰县组织开展了县级名师网络工作室评选。遵循自愿和择优的原则,在全县遴选成员,经专家评审,2023年12月最终确定成立田东名师网络工作室、姚娟名师网络工作室、杨久菊名师网络工作室、廖志刚名师网络工作室等13个名师网络工作室。

工作室跨学科、跨校区、跨年龄段组队,全县共有288名教师加入团队,成员涵盖了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及即将退休的老年教师,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美术、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工作室首席名师主要由优秀的高级教师或中级教师担任,核心成员主要为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团队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提升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示范课、研讨课、讲座、集体备课等形式,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线上线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工作室内部相互指导,工作室之间相互交流,工作室之外相互联动。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在凤凰县教育界,几乎无人不晓这些名师网络工作室,无论是城镇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有他们的示范课堂;无论是县级表彰,还是省级获奖,都有他们的团队成员。他们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他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他们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受到全县师生的高度好评。工作室团队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为欣欣向荣的凤凰县教育事业增添了一道光芒。

累积成果,力促教育均衡。凤凰县名师网络工作室实施学习培训、结对互助等计划,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学习先进、结对帮扶、师徒并进,工作室将相对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引入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和学校,帮助他们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凤凰县教育均衡发展迈向新台阶。

一方面,向上搭建平台学习先进,将先进教育理念带回凤凰县,提升名师网络工作室成员的教育认知、创新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凤凰县教育与外界的差距。凤凰县教育和体育局积极为名师网络工作室搭建省内外一流名优工作室交流平台,争取学习机会。2024年7月,由长沙师范学院、凤凰县教体和体育局联合举办的“凤凰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示范校暨名师网络工作室成员培训”在长沙开班,凤凰县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示范校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名师网络工作室成员50余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大家深刻认识到教育公平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智慧教育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加坚定了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的新思路、新方法,共同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贡献力量的决心。借助教育网络平台,工作室成员之间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资源和心得,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氛围,共同推动教育均衡的进一步发展。

2024年11月,凤凰县教育和体育局二级机构电教仪器站带队,组织工作室成员到厦门参加第四届全国名师网络工作创新发展成果博览会。在“搭建共建、共研、共融、共享平台、促进全国名师工作室卓越发展”的主题下,工作室成员积极向外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全国名师交流教学经验,并积极提交成果,满载而归。麻昌原、陈春花的成果《名师网络工作室管理创新与团队建设的路径探讨》荣获2024年度名师工作室优秀成果一等奖,田东的课例《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周希林的课例《鸟》均荣获优质课例一等奖。在鼓励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工作室对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辐射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向下送教下乡到基层,将优质教育资源带到偏远学区,提升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体验。2024年,凤凰县教育和体育局两次组织工作室集体到农村边远薄弱地区开展教学帮扶活动,一次组织工作室集体开展教学培训。3月份,以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科学等文化课程为主,集四个工作室100余人到禾库学区开展教学互助活动;11月份,再次以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科学四门学科实验教学为主,语文、英语、数学教学为辅,集五个工作室成员150余人到两林学区开展同课异构、示范交流、讲座分享、经验探讨等活动。两次活动共辐射师生2000余人;11月份,组织工作室集体开展了为期2天的凤凰县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全县中小学共94位相关学科的实验室管理员参加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教学过程、实验室环境维护等,通过管理培训与经验分享、参训管理员发言与交流、参观培训点学校实验室管理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凤凰县中小学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员的专业管理能力、实操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除了上级统一组织领导外,自成立以来,工作室自行开展的教学教研活动达80余次,其中姚娟名师网络工作室和左长爱名师网络工作室活动开展达到12次之多。这些活动内容包括网络研修、线上磨课、线上集体备课、线上讲座、线下教学研讨、送教下乡、教学比武、实验操作大赛、野外考察、读书分享、信息培训、教学设计比赛、考前学生心理辅导、实验管理培训等等,范围覆盖凤凰县33所学区(校),涉及师生达30000余人次。通过工作室搭建的一座座坚实桥梁,工作室成员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传授给更多教师,带动整个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促进农村乡镇教师专业化成长,缩小城乡、校际教育水平差距做出了积极贡献。

应用平台,推进智慧教育。网络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也缩小了偏远地区师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差距。在不断深化教育理解,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当下,名师网络工作室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致力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打破地域限制,为偏远地区的学生和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通过引入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与升级,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教学和学习方案。

龙开银名师网络工作室主要由信息技术专业老师组成,始终秉持“线上线下整合,课内课外融通”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构建教育新生态,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整合的模式,努力推广与宣传数字化教育,积极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创新应用。黄琳斯名师网络工作室则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双师课堂,主讲教师通过平台远程授课,与山江学区的学生实时互动,学区的辅助教师则在现场进行组织引导、答疑解惑,配合主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双师协同,充分发挥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不仅成功解决了山江学区美术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还让学生接触到了更专业、多元的美术教育,为山江学区的学生带来高质量的美术课程体验,为学区教师提供新颖的教学范例与方法,使大家深切地感受到智慧教育的魅力。在他们的频繁推动下,其他名师网络工作室不断跟进效仿、学习精进,再从工作室辐射到其他师生,资源共享、互动教学、线上研修、大数据分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智慧教育越来越深得人心,越来越多地师生从中受益。

聚焦教育,探索发展新路径。一是强化团队合作。俗话说“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工作室以团队协作方式开展工作,致力于跨学科合作、跨学段合作、跨校合作、跨年龄段合作。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各工作室深刻意识到团队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通过资源共享、教学创新、集体备课和协同研究等方式,达到教育共赢。

二是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工作室大胆创新,打破学科壁垒,实现非遗与英语、历史、数学等多学科融合。例如,在讲解剪纸时,英语教师剖析南北异同,美术教师则指导学生绘制具有非遗元素的创意画作,借助平台多元资源切换展示,让学生全方位领略非遗综合性价值,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与文化鉴赏能力。

三是鼓励科研创新。科研是教学的深化,创新是教学的灵魂。工作室把科研创新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各种科研创新活动。例如,杨眉名师网络工作室基于湘西地区教育的现状,选择“基于新课标新教材的高中地理实验课教学策略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吸收了工作室一大批青年教师的加入,通过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可以明确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认识到两者的重要性和相辅相成,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形成正确的教研观,把问题意识、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探索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姚娟名师网络工作室以物理学科为主,积极探索物理实验教具改进与实验教学创新,带动多名师生参与科技大赛现场比武。

四是开展户外考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杨眉名师网络工作室组织野外考察活动,加深成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成员间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推广智慧教育平台;田东名师网络工作室开展自然生态研学活动,通过对风光旖旎、自然风貌独特、生态多样的花垣十八洞与历史文化厚重边城的实地探访,让工作室成员亲身体验湘西地区的自然美景与生态风貌,拓宽生物多样性的视野,汲取生物学知识。

五是融合地方特色与教育技术。工作室致力于将智慧教育平台与地方特色教育相融合,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课程。例如,黄琳斯工作室探索平台与地方美术教育融合模式,助力学生接触多元教育资源。

以上具体措施不仅拓宽了教育创新的路径,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精进研修,助力教师成长。首先,工作室全面落实教育人才自主权,通过“名师引领”策略,选拔和培养教学能手,为成员提供研究学习的空间和资源,营造乐于沟通、充分信任、团结、协作、求实、向上的良性学术研究氛围,改善个人成长土壤,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例如,杨久菊名师网络工作室开展阅读语文、数学、英语等新课标活动,使成员对新课程标准、新课改理念有新认识;欧燕名师网络工作室围绕“大单元教学”开展研修活动,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教学设计比赛等方式,推动教师对新课标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其次,“请进来”为工作室输入新鲜血液,“走出去”为工作室注入前进动力,实现个人成长教与学双面提升。除了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工作室还主动邀请其他名师工作室来示范指导工作,如邀请湘西州杨圣群化学名师工作室、湘西州彭德志科技创新名师工作室为姚娟名师工作室进行指导引领,进一步优化成员的个人知识和教育理念,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工作室多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走出固有的舒适圈,引领边远地区教学,在交流讨论中提升,在学习观摩中成长。

再者,“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工作室成员组成年龄结构多样,职称结构多样,“青蓝工程”成为工作室内部帮扶,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方式之一。工作室教师相互之间结成帮扶队伍,共同成长。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培养模式,有助于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最后,工作室通过参加线上线下教学教研、精品课大赛、科技大赛、送教下乡等活动,多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大舞台,线上线下整合、课内课外融通的大课堂一次次锤炼工作室每一位,使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工作室共有县、州、省级立项课题80个,发表论文12篇,获奖品类众多,如论文 94 篇、课例(案例)130篇、精品课 38堂、集体备课 10堂,其他类别证书共计上百,充分展示了工作室在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凤凰县的名师网络工作室在推动教师个人成长、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和创新教育路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它们不仅为优秀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这些工作室将继续秉持求真、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合作中共进、在互助中成长,为凤凰县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凤凰县教体局

作者:陈春花 杨宇 吴岸江

编辑:黄文渊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