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12月31日讯(通讯员 吴刚华)时下,一些干部陷入了“没苦硬吃、没罪硬受”的怪圈,看似忙碌敬业,实则无效内卷,为值班而值班、为加班而加班,刻意制造忙碌表象,吸引关注、博取眼球。可以少开或者不开的会仍召开,下发文件热衷形式华丽而不顾实际实用,迎接检查全力打造材料、处处留痕而不愿花功夫把实事做实。这种现象,极大消耗了干部的热情精力,严重偏离工作初衷,疏远了干群关系,削弱了党的执政根基。
破除无效内卷关键在树立正确政绩观。干部陷入无效内卷的核心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错误地认为,通过形式上的过度投入就能获取政绩、赢得认可,却忽视了工作的真正价值和意义。破除错误认识,要强化思想引领,通过常态化、系统性政绩观教育,帮助干部深刻理解正确政绩观的内涵及重要性,筑牢“政绩冲动”的“堤坝”。要引导干部时常自我反思和定位,自觉审视工作动机与目标,是否真正契合群众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时,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不是为了做而做。要制定政绩观正负面清单,设置内部交流平台,促进干部间相互分享与监督,贯通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统计、信访分析等监督成果,多维度检视干部政绩观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工作出发点与落脚点始终围绕群众需求和社会发展大局。
破除无效内卷重点在健全考核制度。客观来讲,不合理考核是无效内卷的“助推器”,诱导干部盲目追求指标,偏离工作实效。对症下药,要优化考核指标设置,构建以工作成果质量、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指标框架,大幅削减会议次数、文件印发量等形式主义指标权重。要创新考核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地调研等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可借助大数据分析工作成效数据、网络舆情反馈等;可深入基层一线,通过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现场查看等获取第一手资料,确保考核结果全面、客观、精准反映干部工作实际。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对踏实干事、成效显著的干部给予晋升与荣誉表彰等奖励;对热衷无效内卷的干部予以警告、降职等处罚,并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开,形成鲜明的激励和警示效应,促使干部专注于有意义的工作实践。
破除无效内卷根本在锤炼务实作风。务实作风是抵制无效内卷的关键屏障,唯有干部秉持务实态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无效内卷的发生。要加强实践锻炼,鼓励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生产生活前沿,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刻体会到务实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而养成务实的工作习惯。要营造务实氛围,积极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文化,对踏实苦干、注重实效的干部进行表彰宣传,树立榜样力量,让务实成为一种风尚。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及时发现并纠正,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良好工作环境。要建立长效机制,将务实作风建设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持续推进、常抓不懈,通过定期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等,不断强化干部的务实意识、行动自觉,确保在工作中始终做到真抓实干、不务虚功。
总之,破除“没苦硬吃”的无效内卷需多管齐下,从思想、制度、作风层面协同发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从无效内卷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将精力与智慧真正汇聚到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的事业中来。
来源:凤凰县委组织部
作者:吴刚华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