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凤凰新闻网7月1日讯(通讯员 柏娥 杨光荣)6 月 26日至 27 日,湘西州 “武陵人才支持计划” 苏胜平历史名师工作室联合教育部杨尚上、凤凰县杨艳名师工作室,在凤凰县高级中学举办“家国情怀背景下的政史融合教学及评价” 主题研修活动,近 70 位骨干教师参与,通过理论引领、课例示范等形式探索育人新路径。
6 月 26 日上午,活动在凤凰县高级中学启幕。湘西州教体局符芳教授带来《主题式校本研修创新实践》讲座,从基础教育改革挑战出发,提出“研-修-创-行-思-变”研修模式,为教师研修提供实践范式。罗莉老师的《家国情怀背景下的高考试题分析》,通过 2025 年北京卷、山东卷真题解析,以 “AI 对科举制的回答” 等创新题型为例,指出教学需兼顾书斋学习与社会关注,明确政史融合的高考命题导向。
当日下午的示范课环节,麻玉爱老师以本校 “最美孝心少年” 龙震为案例,通过《人要自强》一课实现 “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彭莉老师在《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引用黄旭华院士团队事迹,结合 AI 生成院士寄语,将技术与德育深度融合。黄桃开、向伟雄老师点评指出,AI 技术可通过记录实践数据,让 “五学” 模式中价值观塑造的育人效果实现可视化评估。教育部杨尚上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杨尚上教授推介 “心意思政三点五学” 教学模式,表示将凤凰实践纳入工作室基地校以推动模式传播。
6 月 27 日,研修在凤凰筸军历史文化展览馆深化。何艳红老师主讲《凤凰筸军的百年发展史》,以田兴恕三父子的故事及筸军在鸦片战争、淞沪会战等战役中的英勇事迹,展现凤凰土家苗族子弟的家国情怀,深化本土教育资源与政史融合的教学实践。
此次活动贯穿 “从煤油灯到智能屏” 的教育变迁,既传承腊尔山台地教育精神,又以 AI 技术赋能课堂,为新时代 “立德树人” 提供了兼具历史厚度与技术创新的实践样本,正如参与教师所言,需在坚守教育初心的同时拥抱技术变革,让 “凤凰基因” 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来源:凤凰县教体局
作者:柏娥 杨光荣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