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7月8日讯(通讯员 吴东林 谭宇)随着夏季气温持续攀升,凤凰县吉信镇万溶江村两岔河休闲农旅基地,凭借烧烤采摘、戏水休闲等丰富项目,已成为了周边游客群众避暑休闲的首选“打卡地”,为乡村夏日经济注入强劲新活力,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山水间享清凉:烧烤戏水乐不停
盛夏时节,暑气蒸腾,两岔河农旅基地因青山绿水成为一片清凉天地。众多游客和市民在基地里避暑休闲,沉浸式感受夏日的惬意与清凉。
烧烤区是基地的一大亮点,一排排烤炉升起袅袅青烟,肉串、牛油、玉米等食材在炭火炙烤下滋滋作响,诱人香气四处弥漫。游客们手持烤签,专注地翻动食物,不时撒上孜然、辣椒等调味料。“这肉串烤得外焦里嫩,配上冰镇西瓜,简直是夏日绝配!” 来自吉首的王先生一边擦着嘴角油渍,一边笑着说,“平时工作忙,难得有机会和家人朋友来郊外放松,在这里烧烤,既能品尝美食,又能亲近自然,太舒服了。”
不远处的戏水区更是热闹非凡,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在家属的带领下,孩子们穿着救生衣在水中嬉戏,还有的蹲在溪边捉小鱼、摸小虾、翻螃蟹,尽情感受夏日的清凉时光,欢声笑语在基地的每个角落回荡。
凭借秀美的自然环境、完善的场地设施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两岔河农旅基地成为周边市民游客暑期休闲游的首选。为给游客更好的避暑体验,基地增设了遮阳棚、休息座椅、休闲长廊等设施,停车场可同时容纳 80 辆车停放,还准备了防暑药品并配备安全巡查员。同时,推出亲子采摘、田园观光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避暑之余,全方位感受乡村魅力。
田园里品丰收:采摘烹饪品烟火
眼下正值西瓜、香瓜等果蔬成熟的季节,在两岔河农旅基地20亩的果蔬区里,田间地头的瓜藤、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游客们提着篮子穿梭其间,亲手摘下心仪果实。选一个熟透的西瓜,用刀轻轻一切,“咔嚓” 一声,鲜红的瓜瓤映入眼帘,甜美的汁水瞬间迸发,咬上一口,清爽甘甜从舌尖蔓延至全身,夏日燥热瞬间消散。此外,基地还有辣椒、玉米、茄子等新鲜的时令蔬菜,让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感受丰收喜悦。
基地还设置了柴火灶和新鲜食材,游客可自己动手洗菜、切菜、生火、炒菜,在袅袅炊烟中烹饪地道农家美味。铁锅烧出的饭菜带着独特烟火气,香喷喷的米饭配上自己采摘的蔬菜和基地提供的土猪肉,味道格外鲜美。一家人围坐分享亲手制作的美食,欢声笑语在田园间久久回荡。
万溶江村党支部副书记吴凤岗表示:“今年我们基地发展的西瓜、香瓜、桃子、稻花鱼等 20 亩果蔬产业,还有村里养殖的土鸡、土鸭、牛肉,都不用愁销路,健康绿色的‘土货’在基地出售,直达食客味蕾,深受游客青睐。”
农旅旺促增收:共绘振兴新图景
夏日经济的火热,让当地群众的增收之路越走越宽。32 岁的村民龙贤兵和妻子在基地设立的便民摊位上卖烤串、凉粉,“夏天天气热,我们凉粉生意十分火爆,一天能有 600 元的收入。”70 多岁的阿婆吴香门则售卖游泳圈、泳衣及水上玩具,生意好时 “一个月能卖到 7000 多元,可以贴补家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像龙贤兵这样吃上 “旅游饭” 的村民不在少数。基地设立了十多个便民摊位点,带动 20 多名农户增收,同时基地固定用工 7 人,月工资在2500元左右,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如今,万溶江村农旅产业红火兴旺,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
“我们以村集体经济出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全力打造两岔河农旅基地,现在每天人流量在400多人左右,通过提供租赁场地、烧烤设备等服务,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万溶江村党支部书记吴里忠表示,该基地占地面积约12亩,在2024年7月20日正式开业,主要分为烧烤区、采摘区、稻花鱼养殖区、团建活动区、休闲长廊、游泳区等区域,为广大游客市民提供露营烧烤、团建会议、果蔬采摘等项目,
近年来,万溶江村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立足资源禀赋,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生态农业为内涵,做大农文旅融合文章。2024 年,该基地共接待游客市民达 5 万余人次,夏季日均游客达 600 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 18 万元,用清凉山水激活“避暑经济”,已成为当地农旅融合发展的 “新地标”,进一步促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来源:吉信镇
作者:吴东林 谭宇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