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预期、强信心”的重要论述
2025-09-27 11:00:29 字号: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预期、强信心”的重要论述

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越高,市场预期、市场信心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就越大,舆论引导就越重要。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预期和信心对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如何发挥舆论引导在“稳预期、强信心”中的积极作用等作出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2025年9月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开幕。作为我国唯一以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重大展会,本届投洽会以“携手中国 投资未来”为主题,努力打造“投资中国”的标志性展会和双向投资促进的重要服务平台。图为开幕当日拍摄的投洽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深刻洞察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把预期和信心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根本保证”、“六个坚持”、五个“必须统筹”等重大论断,不断深化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加快,自身压力和外部挑战交织,信心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信心从何而来?一方面是经济实际运行状况,另一方面是市场预期。尽管近年来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但全球经济活动事实上已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彼此嵌入、相互影响,特别是各种风险关联度高、传导快,极易产生蝴蝶效应。因此,对经济形势的认知、判断既是经济活动在意识层面的反映,也是影响经济运行的条件。加强预期管理已成为做好经济工作的必答题而不是选答题。

深刻把握舆论引导规律,系统阐述正确舆论引导对于“稳预期、强信心”的重要作用。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新闻舆论工作始终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能够激浊扬清、去伪存真,还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助推器。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政治属性、人民立场,决定了必须准确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忠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以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公信力展示自身在舆论场上的强大影响力,发挥“稳预期、强信心”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深刻分析新时代新征程的形势要求,把舆论引导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加强预期管理”,“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用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但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主流媒体要把舆论引导的重点集中在阐释好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髓要义及其引领中国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上,彰显强大引领力;集中在报道好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逻辑和积极态势上,体现强大公信力;集中在宣传好中国经济的坚实底气和充沛活力上,提供强大说服力;集中在揭示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提出前瞻性建设性应对思路上,展示强大穿透力;集中在有力回击美西方抹黑唱衰中国经济的谎言、谬论上,形成强大战斗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红网时刻

编辑:周奕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凤凰融媒,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