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2月25日讯(通讯员 向国韩)“现在村里的事都是大家协商沟通去做,工作队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和技术方面都给予很大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压力减轻了不少。”大坡村支书说道。在乡村振兴征程中,凤凰县坚持以驻村帮扶为抓手,聚焦人员选派、日常管理、培训赋能、作用发挥等关键环节,秉持严管厚爱的理念,真“驻”实“扶”,确保驻村干部“驻”为常态,“帮”有成绩,“扶”出实效。
优中选优,打造精锐驻村队伍
“按照‘四类村’标准,我们对省定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实现了驻村工作队的全覆盖。”凤凰驻村工作负责人说道。近年来,凤凰县按照“对标要求,突出重点,适度均衡”和“小调整、大稳定”的原则,坚持“大带小”“强带弱”,目前已完成全县55个单位、47支驻村工作队选派调整。在队员选拔上,实行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审查联动机制,突出政治第一标准,严把人品关、能力关、作风关和廉洁关,统筹考虑年龄结构、工作经验、专业特长及派出单位资源优势等因素,有效做到因村组队选人、人岗相适。农业局干部杨昌志凭借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被选派到菖蒲塘村,帮助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成效显著。为确保驻村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严格控制队员调换,除因身体、家庭、工作变动等特殊情况外,驻村工作队员不得随意调换。对新调整的工作队员及时进行补训,确保驻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以研促行,凝聚强大帮扶合力
凤凰县创新建立县驻村办日常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乡镇党委属地管理的 “三级联管” 模式,对人员选派、纪律作风、工作落实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请假报备、工作报告等制度,确保管理无漏洞。乡镇党委切实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调度和辖区内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和指导,督促驻村干部严格遵守“每周宿4晚、干5天,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纪律要求,真正做到了人在村、心在村、干在村。吉信镇党委定期组织驻村工作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有效提升了帮扶工作效率。同时,强化调研指导,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常态化开展调研,坚决杜绝“两头跑”“两不管”“读通校”和“只驻不扶”等不良现象,调研结果同各乡镇、后盾单位、驻村工作队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及评分定等相挂钩。驻村办干部介绍到:“2024年,我们实现了对17个乡镇、208个驻点村调研指导全覆盖,有力推动驻村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培训强化,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近年来,凤凰县积极组织省、州工作队员参加省、州集中培训,同时围绕驻村帮扶、乡村振兴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基层党建、为民办事服务、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等关键内容,对全县593名驻村干部开展驻村工作队员一期培训,对新调整工作队员开展二期培训,形成了以学促干、以学践行的良好氛围的良好氛围。对于新调整的工作队员,精准优选工作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第一书记或老队员担任导师,带徒授艺。“在老书记的指导教育下,我对帮增村的村情民意、群众需求更加熟悉了,接下来我也将尽快转换角色,融入群众,适应工作。”帮增村工作队员说道。对需调整交接的工作队,设立交接过渡期,由老工作队派员留村,帮助新工作队基本熟悉情况后再撤出,确保平稳过渡、有序衔接,工作不断档。此外,积极拓宽学习渠道,组织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部门科技人员入村宣讲,引导驻村工作队员利用自媒体、学习强国平台等平台加强自主学习,持续提升综合素质。
凤凰县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驻村帮扶工作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为乡村的美好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继续砥砺前行、埋头苦干地书写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向国韩
编辑:田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