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龙炳忠 通讯员 龙群华
4月13日清早,网上有人说:坤叔走了!
看到这条消息时,他们都不敢相信:前几天才视频通话呢,才计划去看望受助学生呢,才在手机上催促我去领取寄来的苹果呢,怎么就走了呢?
消息随之被证实:当天8点04分,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干事龙群华在“家里人”微信群发出简短消息:“坤叔于今早驾鹤西去。”
一
坤叔本名张坤,曾任广东省东莞市天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89年后,他把主要精力转向公益助学事业,成为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终身荣誉理事长。“坤叔”是受资助学生和老百姓对他的称呼。
坤叔在凤凰县山江镇大马希望小学公益助学。
1998年起,坤叔带领他的公益助学团队来到凤凰县,开始公益救助凤凰县贫困学生。据被资助的第一批学生回忆:那时的坤叔满头黑发,个子高高的,英武挺拔,说话声音很细,一脸慈祥。从现存的助学资料看到,常年往返于东莞和凤凰的坤叔,一套洗得发白的牛仔装、一件助学蓝马甲、一瓶水、一包馒头是他的标配。多年来,他和他的公益助学团队先后来到凤凰县138次,足迹踏遍了凤凰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中小学校。
助学走访中,坤叔利用乘车时间吃中餐。
严格地说,坤叔在凤凰助学的时间还应该更早。据他回忆:1988年,坤叔女儿张莹在一场青年歌手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许多歌迷的青睐。大量的歌迷的来信让女儿无暇顾及,他便承担起帮女儿收信、看信和回信的任务。此后,一位来自贫困地区的歌迷写来信说,自己因缴纳不起50元的学费而想辍学。这封来信让坤叔深受触动,自此,他便开始独自资助湖南省凤凰县的贫困学生读书了。
二
坤叔和他助学团队坚持实行一对一的“物质助学--精神互动--情感培养--道德传承”的“立体助学”模式。而且,认助每一位学生,都要资助到完成学业,不能中途放弃资助。他们的助学决不是简单地给钱,更是精神的培育和道德的传承。
坤叔抱着凤凰县贫困学生,鼓励她坚强起来,安心读书。
千工坪镇的欧春闪小学四年级那年,遇到了坤叔。那时她那时身子很瘦,因为家庭原因,性格孤僻。在坤叔的帮助下,欧春闪通过半工半读等方式,最终完成学业。
吉信镇的吴孝梅第一次和坤叔见面,才知道小学之后还有初中、高中、大学,大山之外有繁华的城市。在坤叔的鼓励与帮助下,她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
坤叔在帮凤凰县贫困学生试穿新衣服。
落潮井镇的伍秀珍,大学录取时因成绩不理想想放弃,坤叔气得“不理她”,却悄悄托人捎话:“不上学,苦日子在后头!”最终,他塞给她一部手机,叮嘱她“好好读书”。
欧丹娜、龙花云、杨志花、龙香妹、吴超吉、黄智学、龙安神、石灵智、龙群华……这些凤凰县当年的贫困学生,正是得到了坤叔及公益助学团队无微不至关心和帮助,才能走出困境,破茧成蝶。
走访了一天,回来的路上,坤叔睡着了。
坤叔曾说,凤凰县是他助学的“发源地”,也是助学任务最重的地区。据统计,37年来,坤叔和他的千分一公益助学团队除了资助凤凰县贫困学生外,还资助了湖南新邵,广西宁明,江西寻乌,四川青川、中江县和平武地震灾区,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及紫金县等各地贫困学生,总计9108人,其中光凤凰县就有3666人,占比占总数的40.26%,资助总金额超过9000万元。
2013年,凤凰县人民政府授予坤叔“荣誉市民”称号。2021年公布的3月“湖南好人”候选人中,这名广东人被评为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2021年12月,坤叔被评为“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三
涸鲋遇海,枯木逢春。在坤叔慈父般的关爱和帮助下,凤凰县的贫困学子们不负众望,奋发有为,圆梦成才。吴孝梅在西安从事医务工作。伍秀珍成为贵州大学的一名教职工。龙群华、麻文婷成为东莞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的骨干。欧丹娜、龙花云、杨志花等回到家乡凤凰县,从事卫生、教师等事业……还有许多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他们都在不同领域打拼出一片天地,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凤凰县受助贫困家庭贴在墙上的“记恩书”。
回望成长历程,他们说,没有坤叔当年的托举,哪来我们今天的成就?他们说,风雨交加时,是坤叔帮撑的伞;风雨彩虹后,也要做像坤叔那样的撑伞人。他们说,好人一生平安,等到坤叔90岁、100岁时,要为坤叔举行隆重的生日庆典,地点就选在凤凰县。
然而,4月13日凌晨,刚过完80岁生日的第二天,坤叔却永远离开了他们。
四
那个最牵挂他们的人走了。他们舍不得。他们放声大哭。他们相约:无论在哪里,都要去东莞再见坤叔最后一面,送坤叔最后一程。
凤凰县受助学生和来宾一起在殡仪馆里悼念坤叔。(《东莞日报》 程永强 摄)
于是,他们从凤凰出发,从吉首出发,从长沙出发,从贵阳出发,从西安出发,从上海出发,从杭州出发……
坤叔曾说过,做慈善是一种修行,让自己能够更宽容,更平和。这些年来,这位慈祥的老人曾动过两次心脏手术,靠7个支架支撑前行。但无论走到哪里,他就像一缕阳光,照亮大地,温暖别人。
如今,坤叔修行圆满,他走了!
4月16日11时,坤叔的追悼会在东莞市殡仪馆牡丹厅举行。
四月的南国阳光和煦,牡丹厅外树影斑驳,鸟鸣低徊;牡丹厅内,《送别》曲低沉舒缓,菊香萦绕。
凤凰县受助学生和来宾一起在殡仪馆里悼念坤叔。(《东莞日报》 程永强摄)
最后一次面对这位平和、慈祥的老人,这些曾被坤叔救助过的凤凰学生们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心情稍微平缓后,他们在微信群里写道:“我们以最深切的哀思,送别如光如炬的您。那些被牵过的小手、被点亮的眼眸,是您留在世间最动人的印记。您的离开,让我们失去一份温柔的守护,但您用爱与善意编织的故事,将永远在我们心间流淌。您用情用义编织大爱,将通过千分一公益组织温润世间每一位受困的人。我们也将继承您的遗志,让更多的人得到关心帮助,让更多的困难学生茁壮成长。从此,您长眠,我们常念!”
永远的坤叔。
(以上图片除了署名外,均由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提供。)
来源:凤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龙炳忠 龙群华
编辑:彭晗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凤凰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