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稻田里铺膜
凤凰新闻网4月18日讯(通讯员 贺坤鹏)春耕时节,在凤凰县两林乡凉井村的稻田里,村民们正在采用“人工覆膜栽种”技术种植水稻,通过覆盖地膜保墒增温、抑制杂草,为今年的水稻丰产打下坚实基础。这一传统与科技结合的种植方式,成为当地春耕的一大亮点。
“膜下温度高,秧苗长得快,还能防杂草、保水分,每亩能省30%人工,产量还能增加一两成!”正在田里干活的村民唐大伯说。
据了解,这种技术通过减少水分蒸发、提升土壤温度,有效缩短水稻生长期,特别适合山区冷浸田和干旱地块。“以前种水稻,除草、浇水费时费力,现在铺上地膜,草少了,水也省了,苗还长得壮!”村民龙大叔一边整理地膜一边笑着说。所以,现在村里基本上都会选用这样的方式来种地,既方便又节省人工成本。
村支书也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膜成本几十元,但能少打两次除草剂,节水30%,算下来反而更划算。”为加快覆膜进度,村民们合作铺膜、插秧。村民王婶说:“大家一起干,速度快,还能互相学技术。”小小的地膜,正悄悄改变着村民的传统种植方式,也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来源:凤凰县两林乡
作者:贺坤鹏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