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课堂。
非遗课堂。
非遗课堂。
凤凰融媒10月18日讯(记者 张慈 何为)笔墨裁云剪锦绣,染绘乐舞续文脉。近日,凤凰县箭道坪第三小学将书法、剪纸、蜡染、传统音乐、舞蹈等非遗项目融入日常教学与课后服务,通过“课堂讲授+实践体验+文化解读”模式打造沉浸式课堂,让千年技艺在童心传承。
多样特色课程里,学生沉浸式接触传统文化与民族风情。书法课上,同学们在米字格练运笔,于笔画间感受汉字之美;剪纸课上,剪出苗族纹样与传统窗花,传递民俗吉祥寓意;蜡染室中,同学们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学绘制,用蓝白纹样展现苗家元素;传统音乐课上,教师讲解苗歌知识并拆解曲调场景;舞蹈课上,学生练习特色动作,以肢体诠释苗族舞蹈的活力。
非遗是承载民族记忆的“活化石”,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将非遗融入校园教学,不仅能让青少年直观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魅力,更能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让千年技艺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生,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童心深处扎根生长。
凤凰县箭道坪第三小学学生安诗琪说:“以前我总觉得传统文化离我很远,现在在学校就能学。学完扎染后,我更喜欢学校,也更喜欢传统文化了,能在学校学非遗特别幸运。”
凤凰县箭道坪第三小学学生龙佳翔坦言:“我比较喜欢剪纸,它是中国非遗之一,很有意义。剪纸能培养动手能力,锻炼我们自己。”
凤凰县箭道坪第三小学副校长候利华表示:“凤凰非遗资源丰富,我们借‘非遗进校园’契机,邀传承人入校展示、办非遗集市展学生作品,让非遗从校园延伸至家庭社区。相信孩子们会爱上非遗,为其自豪。”
来源:凤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慈 何为
编辑:龙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凤凰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