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融媒10月25日讯(通讯员 龙茹瑶 苏胜平)2013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凤凰县菖蒲塘村考察,曾亲切抱起当地一个小男孩。这张带着温度的照片,一存就是十二年。照片里的孩子叫王子尧,现在已是凤凰县高级中学的高中生,成绩优异、品行端正,成了老师同学都认可的好学生。而他长大的这十二年,也是家乡菖蒲塘跟着党的政策,从普通小山村变成全国乡村振兴典范的十二年。

前不久,凤凰县高级中学组织了“走进菖蒲塘,感悟奋斗美”研学活动。王子尧因为那段特殊的经历,成了学生代表,带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重走了当年总书记考察过的路。

走在村里的科技农业示范园里,王子尧和同学们看得很认真。智能滴灌的管子藏在果树下,按规律给树浇水;枝头的橘柚结得满当当,压弯了枝条——这都是村里人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想法干出来的。路上碰到的乡亲,脸上都带着笑,拉着师生们说这几年日子的变化,话里话外都是对党的乡村振兴政策的感谢。

王子尧总说,自己的成长和菖蒲塘的变化是绑在一起的。小时候他还是个在总书记怀里懵懂看世界的孩子,现在心里装着“要报效国家”的想法。家里以前就是普通农户,这几年靠着村里的产业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他读书也没少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照,学费、补贴都及时到位,让他能安心学习。他常跟同学说:“我不是一个人在变好,是整个家乡、整个时代在带着我往前走。”

研学路上,王子尧还跟同学们聊起小时候的事。他说那时候村里路不好走,橘子熟了也难运出去;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电商还能把橘子卖到全国各地。“以前觉得‘奋斗’是大人的事,现在知道,我们好好读书,将来帮家乡做更多事,也是奋斗。”他的话,让身边不少同学都点头。

如今的王子尧,不仅自己努力学习,还常主动帮同学补习功课。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自己要对得起这句话。以后不管考去哪个大学,学什么专业,都要记得菖蒲塘的养育,记得总书记的关怀,将来用本事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把青春的力量用在国家需要的地方。
王子尧的十二年,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菖蒲塘的十二年,是乡村振兴的缩影。这背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生动实践——每个普通人的成长,每个小乡村的变化,都在汇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乐章。
来源:凤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龙茹瑶 苏胜平
编辑:周奕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凤凰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