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履职工作现场
凤凰新闻网11月24日讯(通讯员 舒俪荣 田梦媛)岁末回眸,实干为证。2025年以来,凤凰县沱江镇虹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始终锚定“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阵地”定位,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核心导向,将代表履职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倾听民声中凝聚共识,在破解难题中彰显担当,让人大代表的“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为虹桥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民主力量,书写了基层民主实践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的生动答卷。
强化思想引领,把稳履职“定盘星”。
虹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以思想建设为根基,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与站位,为基层工作筑牢思想支撑。
虹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注重思想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深化理论武装。全年开展集中培训4次,23位驻站代表通过多元形式深化对新思想的理解与把握,确保代表始终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明晰履职方向、夯实履职本领。搭建交流平台。2025年以来,联络站先后6次迎接省内外各级人大代表的考察调研,通过“走出去学、迎进来评”,互动交流,既展示了代表履职成果,更汲取了先进经验,为思想引领注入新动能。
破解民生难题,当好群众“贴心人”。
虹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立足“代表离群众最近、与群众最亲”的优势,以“5+1”工作法为主线、“四个一”工作方法为抓手,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优化阵地服务,畅通民意渠道。联络站不断优化阵地建设,自2025年6月起,固定每月10日、20日安排代表坐班值守,全年组织代表全员进站接待群众200余人次,深入12个网格召开民情恳谈会、主题宣讲会20余场,800余名居民代表参与其中,让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听”。聚焦急难愁盼,破解民生痛点。每位代表进站值班详细记录每一次选民接待情况,全年收集群众关切问题106条,推动解决103件民生关键事。在人居环境改善上,监督完成民俗园A10栋大树枯枝修剪、增设便民充电桩、新增路灯,组织清理卫生死角50处;在心系民生福祉上,为20户困难家庭提供生活救助,完成清沙湾49号树木排险、喜鹊坡42号至55号道路30米安装护栏;协助高龄老人申请补贴,推动建成户外工作者驿站(就业驿站)及虹桥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在化解矛盾纠纷上,成功调解民俗园小区房屋漏水、公共区域充电桩安装争议等问题12件,以“小事快办、难事妥办”守护社区和谐。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打造治理“新引擎”。
虹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将代表履职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以精细化、规范化举措推动治理效能提升,绘就基层治理现代化新底色。
构建网格体系,实现服务全覆盖。23名代表精准覆盖12个网格,服务4429名选民,形成“代表包片、网格兜底”的履职格局,确保治理触角延伸到社区每一个角落,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为各项治理工作落地筑牢基础。深化志愿服务,激活共治新活力。组织驻站代表带头投身社区志愿服务,以“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为目标,推动特色服务载体落地。一方面,牵头打造“虹韵便民服务集市”,定期整合维修师傅、医护人员、政策宣传员等资源,在社区门口开展磨刀、缝补、义诊、维修、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每月服务覆盖超150人次,全年累计惠及居民超过2000余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一站式”便利;另一方面,开展“微心愿”圆梦活动,代表通过与社工、志愿者共同走访收集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群体的“微心愿”,如为留守儿童购置课外书籍和学习用品、为老人购置空调被、电扇、烧水壶等,将337件爱心物资精准送到群众手中,以“小服务”传递“大温暖”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完善闭环机制,提升治理实效。建立“群众诉求收集-分类梳理-交办落实-跟踪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从问题收集到推动解决全程留痕,既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也为基层治理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将代表监督融入执法检查、民生项目推进等工作,如配合“法治护绿人大行”行动,以法治力量护航社区生态与发展,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2025年,虹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思想为舵、以民生为帆、以治理为桨,不仅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更以志愿服务等多元举措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用一件件实事、一次次服务让“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在社区落地生根,绘就了美丽和谐幸福虹桥的生动图景。未来,虹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将继续在沱江镇人大主席团的领导下,扛牢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聚焦群众新期盼、社区新发展,持续优化服务载体、深化治理实践,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和谐幸福虹桥书写更加精彩的履职篇章。
来源:沱江镇虹桥社区
作者:舒俪荣 田梦媛
编辑:黄文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