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融11月7日讯(记者 肖昕翔 侯一帆 沈荣灿)在凤凰古城居住着一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抗美援朝女战士刘贵英老奶奶。70多年前,她用自己的青春、勇气与才华,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为志愿军战士们送去了温暖与力量,成为那段烽火岁月中一抹独特的风景。

1935年,刘贵英出生在贵州省思南县。1950年,初中刚毕业的刘贵英,在学校的动员下毅然决定报名参军。不满15岁的刘贵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四十六师文工团的一名战士,因嗓音条件出色,她被编入部队文工团话剧队 ,开启了文艺兵生涯。
志愿军老兵刘贵英:“当时老师带我们到铜仁报考军干校,考试了也考上了。但集训时要搞文艺活动,我演了《小姑贤》,没想到文工团在现场选人,就把我选到文工团去了,所以没上军干校,之后就正式成为16军46师文工队的文艺战士。”

1952年冬天,志愿军第16军入朝轮战,接手朝鲜西海岸第一线防务。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部队需要几天几夜行进至西海岸。刘贵英和战士们一样,渴了就以冰雪当水,饿了就吃几口炒面。在艰难的行军途中,刘贵英用她的歌声为志愿军战士化解疲劳、鼓舞士气。她的歌声,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为战士们驱散了疲惫与恐惧。
志愿军老兵刘贵英:“在西海岸站岗要翻山越岭走很远的路,当时没有钟表,全靠掐时间换岗,女同志回来喊岗。那天轮到我回来叫她去换岗,山上漆黑一片,只有照明弹和特务打的信号弹,我不小心踩到风雷弹的翅膀,好在它没转起来爆炸,我也就逃过了一劫。”

作为文工团的一员,刘贵英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艺表演鼓舞士气。她还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按“老调新词”的办法,迅速创作适合当下的歌曲。快板、小提琴、曲艺,中朝歌曲、舞蹈,她样样精通。不管走到哪里,她的表演都深受战友们的欢迎,“战地百灵鸟”的美名也越传越广 。
志愿军老兵刘贵英:“我们有时候唱朝鲜歌,有时候唱点苏联歌,还把战士们的先进事迹编成快板,自编自演,写下来把它套在曲牌里头,唱的都是他们的故事,鼓舞他们士气。”

战争是残酷的,但刘贵英毫不畏惧。战场上,她多次深入前沿阵地,参加对敌喊话,既当文工团员又当护理员,抢救伤员,安抚伤员情绪。为了鼓舞前线部队士气,有一次,部队决定派遣一支文艺小分队深入最前沿阵地慰问指战员。经过强烈请求,刘贵英成为小分队唯一的一名女战士。去前沿阵地必须要通过三道封锁线,每道封锁线都有一个必经的道口,敌人是24小时用机枪封锁。为减少伤亡,他们选择晚上穿越。由于刘贵英人小机灵,毫发无损地穿过了封锁线。但前去接应他们的那位志愿军战士为了照顾他们,却被无情的子弹击中,英勇地牺牲在了封锁的道口上。
志愿军老兵刘贵英:“美国飞机机枪扫射特别凶,我们有两个通讯员保护文工队员,前面的通讯员就牺在我们眼前,我们只能踏着他的血迹往前冲。冲到了最前沿坑道口,战士看到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来话了,拉着我们就把我们扶到到坑道,我们都是爬着进去看到战士,前线战士看到我们也激动,我们看到他们也挺激动。到那也有几个月了,我一直到停战头一天,还在前沿,我们就是弯着身子为他们唱革命歌曲。”

在阵地上,刘贵英与指战员们谈心拉家常,为他们写血型、写家书,用快板表演小节目,给指战员们以极大的鼓舞,增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她不怕牺牲,勇于上最前线为战士服务的精神,深受指战员们好评,战后刘贵英荣立三等功奖章,并被朝鲜政府授予军功章一枚,整个文工团只有她一人获此殊荣,为捍卫祖国的和平与安宁贡献了青春年华。
志愿军老兵刘贵英:“这次到前沿表现,部队战士纷纷帮我请功,说我是‘战地百灵’歌唱得好,工作也做到位了。后来总结时,总结这次到前院的情况,然后我就立了三等功。”

如今,刘贵英老人已过鲐背之年,但那段抗美援朝的经历,始终是她心中最珍贵的回忆。她常常感慨:“经历过战争洗礼,就深深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好好珍惜,建设好国家,才不愧对牺牲的烈士。”她也经常走进部队、学校,为年轻人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让那段历史永远被铭记,让抗美援朝精神代代相传。
来源:凤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昕翔 侯一帆 沈荣灿
编辑:周奕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凤凰融媒,参与评论